门球——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

文章来源:本站    发布时间:2014-01-15

门球——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
来源 任 明   发布时间: 2011-12-27   点击: 630

门球是用木槌击打小球过小门的一种运动。目前,这项运动颇受我国中老年人的喜爱。对此项运动有着多年研究的北京铁路局门球队指导员蒙洪林说,门球具有场地小、规则易懂、运动量小、安全、战术多变、趣味性强等特点,是一项没有身体接触、对抗,注重个人竞技发挥,融艺术、趣味、观赏性为一体的休闲运动项目。它是技巧与智商的较量,可起到防病、保健、康复作用,是十分适合老年人健身强体的一项体育运动。

门球运动起源 

门球运动起源于日本,它是由“槌球”运动衍生而来。槌球运动则是从法国起源,随后传到了英格兰。

1947年,来自日本北海道的一位先生产生为年青人设计一项运动的想法。该项运动在一个长2520米、宽1520米(内线尺寸)的矩形场地上进行。场地上设有三个球门和一个终点柱,比赛采取5人对5人制,运动员按照规则依次使球通过球门、达到终点。

比赛时,两队各5个球,一方红球13579号,一方白球246810号,从1号球到10号球交替击红、白球。球员每人一球(自球),球号和队员号一致, 也就是击球员在开球区首次击球过一门时的序号。如果击球员成功将球击过一门,该球员可再次击球。过2门、3门同样如此。如球成功过门,该球员即获得再次击球权利。此外,如果球已成功通过第3门且撞柱,这一轮次比赛结束。

另外,在击球时,如果一个球碰到了另一个球,称为“撞击”。如果自球和被撞击的球仍在比赛线内,击球员需用脚踩住自球,并将他球与自球贴靠,然后,用球棒击打自球(这一击称为“闪击”),利用冲击力把他球送开。

这样,无论是成功击球“过门”还是“闪击”,击球员都得到一次续击权。

球按顺序每通过1球门,即获得1分,撞击中柱则获得2分。通过比赛结束时每队队员所得分值相加来判定胜负,得分高的球队为获胜队。

综上所述,门球运动是一项两队10名队员进行比赛、每名队员各有自球、独立击球又相互合作的运动。这赋予了门球运动与其他球类赛事特有的面貌。

门球运动能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。

蒙洪林说,打门球的基本活动是瞄准、击球、拾球和到位。在活动中伴随着快步走或慢跑,可以使全身的运动器官,特别是手、臂、腰、腿、脚以及视力、听力、内脏和神经系统都得到锻炼,促进消化吸收、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功能,祛病延年。另外对体质强弱没有要求,挥杆击球强度小,节奏从容,不会过度疲劳,既安全又适度。

门球运动有助于开发智力,延缓衰老。

蒙洪林认为,门球运动虽属于低能量的运动项目,但它的过程好像是双方在对弈,每一步都有很深的战术战略目标,除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外,还要时刻动脑筋,随时注意球场上的变化,不断思考着球的去向和目标,场上双方你来我往,趣味无穷,在运用技、战术的同时,增强和保持脑细胞的活力,防止了老年痴呆症的出现。  

经常打门球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协作意识。蒙洪林总结,文明高雅是门球运动的一大特点,这是由它的比赛形式所决定的。门球既有台球运动之妙,又有高尔夫球之趣,还有棋类运动之精。比赛中最重要的就是协作,队员与队员之间,队员与教练之间是互联互保,紧密配合的整体,“合之则成”,“分之则毁”。  

门球属于户外运动项目,蒙洪林指出,这对于老年人净化血液毒素,增强心肌供氧能力,调节血液循环,改善心脑功能有着重要的帮助。 

蒙洪林说,人老先老脚,这虽是中国民间的一个说法,但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出腿脚对全身健康的重要性。我国传统的中医记载指出,我们身上的各个器官在脚上都有相对应的反射区,而门球恰恰对下肢的运动相当充分。蒙洪林提示,如每日打上两个小时的门球,相当于漫步行走23公里的路程,一周下来就是20多公里,这样常年坚持下来就是上百上千公里。  

最后,蒙洪林提醒参加门球活动的老年朋友,运动前应把臂、腿、腰以及相应的关节充分活动开;最好穿防滑鞋,冬季冰雪天参加户外门球活动更应小心;门球运动的体力消耗虽然不大,但容易兴奋,此时应注意控制自己,不应超过自己适合的步伐或跨度活动的幅度,以免扭伤筋骨。